close

首先要大家記得一件事【練團不是演出】

 

 

 


就因為練團不是演出,所以

1. 練團不需要舞台效果,除非其他演奏上的要素已經達到要求

 

2. 練團不需要大音量,現場演出音量起碼要讓台下觀眾聽見,而練團室裡誰在聽?就團員而已不是嗎?不需造成器材不必要的耗損或能源浪費。

 

 

 


練團的功能是啥?

 


1. 發掘問題:

 

所以練團的時候,應該不要怕讓問題出現,比方說主唱對拍子格外難以掌握,或者某一首歌的某一段特別不好做,容易出錯或配不好。 這些都是非常好的機會,因為在練團室內發掘問題,就可以有辦法在演出前將問題解決並且做到最好,總比台上出糗好得多。

 

2. 重複練習:

 

有的地方並沒有問題,樂手個別的彈奏也都ok,但是就是配得不穩,這時可以在練團室裡花時間做集體的練習,有一種錯誤的觀念認為不要浪費時間反覆做一小段樂句的合奏,其實島主的想法相反,與其花大多時間在已經很順暢的地方跑了一遍又一遍(不就是為了讓自己爽而已),不如將重心花在不容易做好的地方,比方說一些複雜的unison,或對話。 好的團跟普通的團的差別之一就是能將音樂作細,常常聽一些樂手嚷著:」要做細一點 要精緻….」一進練團室還不是專挑熟的歌下手,這種集體的駝鳥心態是造成團不長進的元兇之一。

 

3. 現場演出的模擬:

 

當演奏的部分已經沒有啥問題時,此時才是現場演出的模擬,不妨將音量稍微大一點點,主唱也可以將嗓子全開,好好地唱一下,看看有沒有法將剛剛的練習成果保持住。

 


通常進練團室,樂手應先各自架設好器材,鼓手調整鼓組,做簡單的音色調整,換上自己的樂器如小鼓或踏板,適合自己的打擊習慣。

 

吉他手及bass手應該調音,然後將音箱效果器接好,並做音色上初步的調整,

 


主唱則應將麥克風接好(插播一下:主唱沒有自己的麥克風,是很不尊重自己的音樂態度,也很不衛生的一件事情,有自己的麥克風才能做第一步的音色控管。)
主唱對於mixer&effect 及擴大機的使用也該有基本的常識。

 


接下來就是樂器調整到適當的音量,島主的方式是,能小聲儘量小聲(當然要以能聽到為原則),並且不要只站在自己的音箱前面,練團中可以試著站站不同位置,每個地方聽到的聲音都不一樣,要能設身處地知道其他樂手聽的的整體感覺是跟自己不同的,在溝通balance的時候要將這一變數考慮進去。

 


開始練的時候,先決條件是每一首曲子裡,樂手個別的演奏已經【非常熟練】,進了練團是還有東西沒練熟,還要大家陪著練一段solo或某個橋段,是很機車的一件事,不但耽誤大家的時間,也浪費精神來陪這位樂手作他在家裡就應該做好的事情,而且更糟的是好不容易練順了,大家就覺得這樣可以了,其實練順才是起頭而已,除非結構特別難的曲子,不然在大家都準備好的情形下應該跑兩次就要確定沒有問題,接著才去修飾音色跟樂手間的搭配問題。

 


在練團室裡演奏時,注意這不是開演唱會,不要過度投入在音樂裡,練團室裡,樂手應該是一群機車的、雞蛋裡挑骨頭的聽眾,除了彈奏自己的部分之外,要去聽整體配起來哪裡不是很好,也許是彈奏的錯誤,甚至歌抓得不太一樣,或找聲音的平衡需要調整,然後將剛剛有問題的地方記下來,等一下整首歌跑完的時候再提出來討論。【儘量不要跑到一半停下來】,除非是專為了練習某一段落。

 

 

 

在這個步驟裡,音量不要大,音色也不需要跟原來的要求很像,重點是配起來哪個樂器該出來,哪個樂器該收該solo都要清楚並且作對,而且主唱唱得不必太認真,只要唱對,唱得清楚就好,可以唱得沒感情又很呆都沒關係。

 

 

 

重點是大家的【音量都不要太大】,鼓手也可以輕輕打,不必打太花俏,先讓歌走順比較重要。
在家抓歌跟練習時,除了練好自己的部分之外,還要反覆多聽幾次歌,去瞭解當自己在彈奏時,其他樂手在做啥,這樣練團才有辦法討論,否則大家只聽自己的彈奏,不知道其他人對不對,練團時就會變成各執一辭,找不到問題的癥結。

 


將歌都跑熟,有都知道各自在曲子裡不同的地方該做的調整之後,就可以把情緒調整成演出狀態,音量也要出來,主唱也要認真唱了(如果主唱之前不懂得省力,等團員都把歌走熟了,主唱的聲音也掛了)。整個好好做一遍之後,再回頭討論看看,有沒有其他問題,如果有,重複將問題樂句討論,重練,然後再配一次。

 

以上內容轉載自 荒島音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葛銳特音樂教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